返回首页 员工登录
首页 保健动态 学科建设 健康宣教 孕妇学校 母婴乐园 科普视频

健康宣教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妇幼保健 > 健康宣教

幼儿听力保健

日期:2023-03-26 09:20:49 | 来源:保健部 | 作者: | 浏览:

婴幼儿时期是耳朵的“多事之秋”,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婴幼儿的听力。然而听力敏锐,是发挥智力潜能的要素。了解孩子对听力的感受,了解一些可能引起孩子听觉损害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
    1、成人与孩子对家庭噪音的感受不同 
  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,目前家庭小环境的噪音也开始引起重视,因为这是宝宝每天生活的环境,其危害更大。请习惯用轻声细语对孩子讲话,那种提高嗓门、带高亢尾音的喊话,其噪音指数超过100分贝;给小宝宝选择玩具时,不选听着闹得慌的发响玩具,否则,整天在宝宝的耳边吱吱地响,宝宝想走不会走,想捂耳朵不会捂,音响、电视,大人听着够劲儿,对宝宝来说已是震耳欲聋。把发响的电器移出宝宝的居室,想法设法给宝宝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。

2、用药不当引起耳毒性药物致聋 
  “是药七分毒”。在给小儿用药时要警惕“耳毒性药物”对听觉感受器的损害。耳毒性药物,一般是指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抗菌素。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,“庆大霉素”是应该慎之又慎的一种抗菌素。据统计,10个因耳毒性药物致聋的宝宝,有8个是因为用了“庆大霉素”。 
  因此,虽说,开处方的是医生,但父母也需要把关。

首先,如果若家族中已经有人因药物致聋,说明这个家族很可能具有对耳毒性药物的“敏感基因”。父母带孩子看病,要把“家族史”告诉医生,以便医生慎选药物。耳毒性抗生素有明显的个体易感性,即有人长期使用而听力不受影响,而有的可能一次小量就可以造成严重耳聋。同时也发现耳毒性药物中毒有一定的遗传性,且常常是母系遗传。耳聋可以发生在用药期间,也可以于停药后发现,而且在停药后1年仍可继续恶化。
    由于耳毒性药物所致的耳聋是直接损害内耳的感觉神经细胞所致,而人体的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很难再生,所以至今尚未找到治疗此类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。因此,要及时发现、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。
   
其次,千万不要“有病乱投医”,从小医院换到大医院,重复用药。若短时间内,应用了多种“耳毒性药物”,对内耳听觉感受器的损害犹如“火上浇油”。如果有必要换医院,要在就诊时告诉医生,曾用过什么药。 
  另外,耳毒性药物对内耳的损害,早期可表现为耳鸣。另外有口唇发麻的现象。如果孩子白天显得烦躁,夜间睡眠不安,很可能是药物的毒性产生耳鸣造成的。有的孩子说“嘴疼”,又不见长口疮,很可能是口唇发麻。父母在孩子用药期间,要关注孩子的反应,并及时告诉医生,以决定是否停药。

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预防:
    ①首先,医务人员和家长,一定不要滥用抗生素,尤其是有耳聋家族史者,至少在用药以前咨询耳鼻咽喉或听力学医师。严格掌握氨基甙类抗生素的适应症,非绝对必要时,不应轻率使用,更不应作为预防性用药。
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预防
    ②非用不可时,采用最小的有效治疗量,不要一次性大剂量给药,同时要及时停药。
    ③已经发现问题(耳鸣、恶心、头晕等),及时确诊,予以治疗,无效者予以干预。
    ④发现耳中毒现象时,不能用另一种耳毒性抗生素替代,更不能交替使用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。
    ⑤禁用耳毒性药物滴耳剂。
   
3、中耳炎,婴幼儿的常见病 
  婴幼儿的咽鼓管短,管腔宽,走向平直,鼻咽部的细菌容易窜入中耳或造成咽鼓管发炎堵塞,造成了婴幼儿容易得中耳炎。如细菌侵入内耳或颅内,不仅听力大受影响,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,是很危险的。 
   为了预防中耳炎,在生活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: 
   教会孩子擤鼻涕??孩子大点了,要学会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:轻轻地擤完一个鼻孔,再擤另一个。全捂住,使劲擤,容易把鼻咽部的脏东西挤入咽鼓管。 
  别给孩子掏耳朵??外耳道腺体的分泌物叫耵聍,俗称耳屎。耵聍可粘住进入外耳道的细菌,起着“清洁工”的作用,耵聍干了,一般可以自行脱落。有些父母常给孩子掏耳屎,以求外耳道“干净”,掏耳朵时万一孩子的头动了,或掏得太深,很可能伤及鼓膜,脏东西从鼓膜破损处进入中耳,就可引起中耳炎。另外,外耳道里进去小昆虫,或孩子自己把异物塞进耳朵里,要带孩子去医院取异物,家里没有合适的照明和取异物的工具,父母也不掌握取异物的技巧,很可能掏出娄子来。 
  早发现异常,早就医??患化脓性中耳炎,孩子会发烧,因为耳疼而烦躁和睡眠不安。鼓膜已破,可有脓流出。另一种中耳炎,不发烧,耳朵也不流脓,只是听力下降,为非化脓性中耳炎。无论用滴耳药或内服药,一定要坚持到彻底痊愈。无论哪种,早治、彻底治,才能康复。

4腮腺炎引起的耳聋

在我国,现在由感染引起的耳聋主要病因是腮腺炎,也就是“痄腮”。由腮腺炎病毒所致,常常在冬春季流行,2-10岁发病常见。自腮腺肿大前数日至整个肿胀期间,口水、血液、尿液均含有病毒。该病毒对听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,耳聋的发生率约为0.05%,发病前、中或后2-3周均可能有耳聋发生,二者严重程度不相应,常常表现为单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,甚至全聋。由于多为一侧聋,患儿常常自己不知。
   5、做个“知音”的父母 
  从宝宝出生起,就要关注宝宝听觉发育状况,并作个记录,以便早期发现孩子听力异常。 
  听力异常的孩子,随着月龄增长对声响会发出不同的反应。0-3个月,突发的声音能使宝宝一怔,或从睡眠中惊醒、由安静变哭闹。4-6个月,会转头寻找声源,7-12个月,能模仿叫他的声音,会按简单的指令行动,如听到“再见”就摆摆手。二三岁就已经会说不少话了。 
  除了对宝宝的听力进行动态的观察外,遇到高烧、患传染病、患中耳炎等疾病,更要关注孩子的听力有无变化(比如,爱打岔、听不见耳语声等)。 

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关爱儿童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,尤其是学龄前阶段,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。
    如果此阶段儿童由于听力障碍不能够接受到足够的言语信息刺激,就不能够掌握发音技能,导致成为“半语子”,甚至 成为“聋哑残疾人”。 这将给患儿本人、家庭带来巨大痛苦,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。
    尽管现代医疗、康复手段可以使许多患者做到“聋而不哑”,但是这要花费社会、家庭巨大的人力、物力和精神压力。
    因此,保护我们的耳朵,是非常必要的。要做到早发现, 早诊断, 早治疗。 
    如果发现孩子的听力不好,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单位,进行诊断,并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。比如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,可以切除肥大或经常发炎的扁桃体和腺样体。
    即便是孩子的听力很差,而药物无效,也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,以及康复训练,使孩子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开口讲话与人交流。

 


版权所有:双色球          
备案号:苏ICP备11035019号-1

总值班:0511-84425601     服务台:0511-84448272